2006年1月17日 星期二

大學畢業生 今年飯碗更難找

這是朋友轉寄過來的文章, 很值得大家看看想想..


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高泉錫╱專題報導】

邁入2006年,大學畢業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「就業寒冬」。行政院主計處統計,84年大學程度失業人數僅4萬6000人,93年大學畢業生待業人數達13萬6000人,去年更增至17萬1000人,由於近年大學招收人數有增無減,役期再進一步縮短,另一方面,就業市場呈現基層、高階缺才、中級人力供給暴增的「中廣現象」,加上台幹回流潮將在農曆年後出現,職場專家預估,今年失業問題將更甚於往年,社會新鮮人要作好心理準備。



經建會去年完成「新世紀第二期人力發展計畫」,人力處長陳世璋說,推估至2007年台灣中長期人力需求,將呈現基層人力、高級專才出現缺口,中級人才過剩現象,其中,高級專業及管理人才缺5萬人,基層人力不足高達31萬8000人。經建會預估,98到104年人力供需可望趨於平衡。但Career就業情報總編輯、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悲觀的說,教改廣設大學後遺症才開始顯現,大學畢業生白領工作機會愈來愈少,高學歷失業只會愈來愈嚴重。



去年國內激增數萬家「微型企業」,發展出只能養活自己的「跳蚤經濟」現象,有如日本上世紀未泡沬經濟興起的「飛特族」(Freeter,意為自由工作者)翻版,書商引進台灣的美國「Home Business」雜誌,教導如何成立個人工作室,臧聲遠形容「賣到缺貨」,也顯現「草莓族」青年世代求職高不成、低不就的低度就業及隱藏性失業警訊。



「飛特族、微型創業的青年預估今年逼近10萬家,大部分個人工作室創造的跳蚤經濟收入,每月只有1萬5000元左右,連外勞都不如」,臧聲遠指出,大學程度畢業生工作難找、升遷困難、收入偏低,各行業都可發現大學畢業生求職碰壁、養不活自己的「斑斑血淚」,不少人甘脆投入網路拍賣、成立工作室接案等微型創業,有的甚至上網找展覽活動等臨時工作機會。



「都是教改惹的禍」,吳睿穎分析,10年前大學在校生總數75萬人,去年高達130萬人,大學成為基本學歷,連碩士學歷都大幅貶值,影響所及,愈來愈少的白領飯碗搶破頭,碩士搶學士飯碗,學士只能被迫選擇行銷、業務甚至藍領工作,如不願屈就,只有失業一途。



臧聲遠說,他觀察到這兩年有部分大學畢業生從事總機、業務助理等過去夜校生工作,部分投入藍領工作者,卻發現「國高中程度的父母是工頭領班,大學技院畢業的自己是基層作業員」,顯示20歲世代求職悲歌冰山一角。



此外,由於少子化惡性循環,七年級草莓世代從小備受呵護、養尊處優、抗壓性低,加上職場競爭激烈,社會新鮮人薪資停留在15年前水準,部分年經世代一遇挫折就退縮回家庭,靠四、五年級父母養,職場專家指出,這種沒有能力成家立業的「單身寄生族」,未來只會愈來愈多。



更嚴重的是,大陸當局去年10月頒布法令,規定在大陸工作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台幹,一律強制加入社會保險,加上台灣去年7月實施勞退新制,西進企業用人成本大增,專家預估,數以萬計中階台幹將於農曆年後陸續回流台灣搶飯碗,社會新鮮人飯碗保衛戰今年將格外慘烈,此一現象,已不容當政者輕忽。

話題》缺的是人才

■ 費家琪



經建會日前公布一份未來十年科技人力的供需預估報告,未來十年,每年大學畢業的科技人力達十萬人,會過剩5萬多人。

乍看之下,常常喊著「人才不足」的科技大廠似乎不必憂慮,未來找人一定沒有問題,人力還過剩,何來不足之虞。

但細究之下,在科技碩士部分卻仍是供不應求,未來十年,台灣每年科技碩士產出約2.69萬人,市場需求卻是3萬餘人,每年短缺近9,000 人,似乎是「該來的不來」。

台灣的大專院校如汗牛充棟,大學畢業學歷相當普遍,部分年輕人也感受到大學文憑只是必備品,不能為自己創造加分,真正的加分還得靠自己創造,例如強化自己的競爭力,增加自己的價值,包括語言的學習、第二技能的培養,及不斷求知以增進知識,才能讓自己從數萬人中脫穎而出。

不少企業人士抱怨年輕人的素質大不如前,才將覓才的層次提高到碩士級,認為在完成碩士學歷後才夠資格,或許未來再過十年,碩士愈來愈多後,是不是得提升到博士層次。

企業徵才時,不愁找不到人,問題是找不到有能力、能創造自我附加價值的人才,這才是企業覓才時的苦惱,也難怪企業界常喊缺才,因為不缺人,缺的是才。

【2006/01/16 經濟日報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